問:校長好,謝謝 Office hour 的指導,我已經完成稿件投出了。不過投出之後,每天都很焦慮,常常上投稿系統去看,到底現在審到什麼階段了,自己都覺得好像意義不大,但又忍不住會這樣去查。請問我可以做些什麼,來減緩這種對於審查進度跟結果的焦慮感呢?
答:(蔡依橙)
恭喜同學!完成自己的第一篇是非常令人開心的事,不論結果如何,你都從零開始,走過資料蒐集、分析統計、繪製圖表、準備全文、引用文獻、整理投稿格式等,光是這整個過程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事。
問:校長好,謝謝 Office hour 的指導,我已經完成稿件投出了。不過投出之後,每天都很焦慮,常常上投稿系統去看,到底現在審到什麼階段了,自己都覺得好像意義不大,但又忍不住會這樣去查。請問我可以做些什麼,來減緩這種對於審查進度跟結果的焦慮感呢?
答:(蔡依橙)
恭喜同學!完成自己的第一篇是非常令人開心的事,不論結果如何,你都從零開始,走過資料蒐集、分析統計、繪製圖表、準備全文、引用文獻、整理投稿格式等,光是這整個過程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事。
問:校長好,我是正在念研究所的學生,因為要開始準備畢業了,我一個月前把稿件寄給指導老師,但他一直沒有回覆,我不知道是不是文章出了什麼問題,可以請校長幫我看一看嗎?
答:(蔡依橙)
把稿件寄給指導老師後,一直沒有收到回覆,其原因很多,每個同學的狀況都不一樣,必須多收集點資訊才能判斷。
常見的狀況,分成老師跟同學兩方面。
老師方面,老師本身可能太忙、老師本身就有拖延症、老師自己也不知道要怎麼修改建議都有可能。同學這邊的問題,則是溝通時意思沒有準確傳達,老師以為同學這只是初稿,會繼續進行並完稿,自己這邊可看可不看,或者是稿件的狀況實在太差,老師看到覺得,這看下去會很花時間,於是就先放在旁邊,甚至把這件事情給忘了。
同學把初稿寄給我看之後,我想這個案例,主要可能的問題是在同學這裡,因為 Word 檔案打開後,我發現排版非常的……有進步空間,光是第一印象,就很難讓人家相信這是有用心寫的內容。
先天性脛骨假性關節症(Congenital pseudoarthrosis of the tibia,CPT)是一種罕見疾病,其病徵是小兒脛骨自發性骨折和無法癒合,最終形成局部假關節。雖然臨床上已提出多種治療方案,但目前仍沒有統一的標準治療方式。
楊鎮源醫師團隊回顧了在臺中區域醫療中心,於 2017 年至 2021 年期間,對三位之前在其他機構接受多次手術治療失敗的 CPT 患者,在病灶上進行腫瘤切除,以及對側帶血管之游離腓骨移植(vascularized fibular bone graft,VFG)和遠端脛骨解剖型鎖定鋼板的治療。患者們在 19.3 週內完成植骨癒合,並至少追蹤了 30 個月。所有移植物均達到了骨肥大,且沒有骨吸收或局部腫瘤復發。
研究結果顯示,「植入 VFG 和遠端脛骨解剖型鎖定鋼板」這種方法,可以成功使骨骼固定、減少併發症的風險,並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和康復效果,對於 CPT 的治療提供了一個新選擇。
楊鎮源醫師從起步開始,逐漸在自己的領域作出特色,並開始學術演講與發表,各種疑難雜症處理成功的案例和研究成果,建立起自己在專業上的聲望,相當厲害!
恭喜楊醫師!
長期以來,注意力障礙一直被認為是思覺失調症的基礎認知缺陷之一。葉大全醫師團隊研究相關的神經基礎,並開發有效治療的方法。
在注意力的處理過程中,神經振蕩在篩選資訊與分配資源到刺激或目標相關標的方面扮演著核心角色。本研究探討靜息狀態下,腦電圖連通性與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注意力表現是否有相關性。
研究納入了 72 位穩定期的思覺失調症患者進行靜息狀態下的腦電圖記錄。利用 Lagged Phase Synchronization(LPS)來測量 84 處大腦功能連通性的電流,這些電流來源是通過 eLORETA(exact low-resolution brain 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的五種頻率來確認。另外使用 Conners′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II(CPT-II)評估注意力表現。
研究發現,思覺失調症患者在高頻率下,右半球靜息狀態腦電功能連結性的增加,與注意力缺陷的惡化有關。如果能重複這些結果,用新的方法調節這些網絡,可能會產生選擇性和有效的干預,改善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注意力缺陷。
恭喜葉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