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紹
儘管純尿道上皮癌(pUC)的治療指引已經確立,但變異型尿道上皮癌(vUC)的患者仍在面臨有限的有效治療選擇。對於 vUC 患者,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的療效依然存在不確定性,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因此,蘇醫師團隊進行了一項回顧性的多中心研究,以探討 ICI 在台灣 pUC 或 vUC 患者中的療效,團隊使用單變量邏輯迴歸分析評估整體反應率(ORR),並使用 Kaplan-Meier 分析,來檢視整體生存(OS)和無進展生存(PFS)。此外,採用了單變量和多變量 Cox 比例風險模型來進行數據分析。
研究最終納入了 142 名患者(116 名 pUC、26 名 vUC),與 vUC 患者相比,pUC 患者的 ORR 稍微更高。在所有患者中,12.9% 的 pUC 患者在接受 ICI 治療後達到完全缓解(CR),而 vUC 患者則沒有達到 CR(p = 0.05)。
當比較 pUC 或 vUC 患者時,無論是 PFS 或是 OS,都沒有顯著差異。在分組分析中,接受第一線 ICI 治療之 pUC 患者的 OS,明顯優於 vUC 患者。由此可知,單獨使用 ICI 是一種對於轉移性 vUC 患者可行且有效的治療方法。
恭喜蘇醫師!
除了提供學員寫作與統計的基礎能力,新思惟更提供課後 Office Hour 的管道,而投稿過程中常遇到的 revision 問題,便是校友們經常會向校長詢問的,如最近剛有同學來問的「如何看待 major revision,是否代表有機會能被 accept?」新思惟不只教大家研究必學的知識與技術,更協助學員課後卡關時能解決問題,邁向成功發表之路。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