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彰化基督教醫院 耳鼻喉暨頭頸外科部 李尚儀 醫師
參加過新思惟的大活動,知道這學費不便宜,但講師真的超強,如果要讓自己的學習效率最大化對得起學費,就是不管課前、課堂、課後都要專注,配合事前做功課,事後統整歸納,自己多思考,便可以獲得更多,這是報名這堂課時一開始的想法。
隨時懷疑、思考,才能有自己的臨床直覺。
在課前,收到一封課前通知信,裡頭附了一篇吳醫師的論文,希望我們仔細閱讀,並思考自己能與作者有同樣的高度,能有類似的想法與觀點,如果不行,又差在哪裡呢?
我自己當時的想法是,會想到去寫 two level cervical spine 是因為一般直覺 one level 有效,自然而然就推論 two level 有效,並不會再查 paper 驗證, 但在上課的時候,吳醫師仔細的說明自己的思路及論文的發想,令人相當佩服吳醫師在臨床上的直覺,又隨時對自己保有懷疑的空間、思考、並驗證。
能夠有這般靈活的思考,除了平常閱讀論文累積內功,盡量自己思考問題的答案,在許多問題之間,就有可能連結,這也是他上課提到的創意,其實當你有足夠多的點時,很多事情就會連成一線。
事情完成,必需要有個完整的規劃。
昭慶醫師分享一個故事,同屆有位放射科醫師,一開始在臨床上遇到了問題,便有計畫性的申請計畫,所以,當需要參加學會時,只要把自己的研究結果整理統整,就能參加;而另一位醫師則是鄰近學會報名時間或是要考專科有論文壓力,這時候才開始抱佛腳。
出發點一開始不同,一個是為了解決臨床問題,另一則是想出國晃晃找題目報告;一個是團體戰鬥力,另一個則是單打獨鬥,執行意義不同,成果自然也天差地遠。
搞定論文架構,寫論文再也難不倒我。
一篇文章的 title,就像替出生的小孩取名一樣重要,避免過多的形容詞才是上上之策;abstract 非常非常非常重要,課堂上吳醫師分享了重量級教授審文章的故事,那句「I do this for free」的震撼力,更讓 abstract 非常重要的概念,深植在我的腦海。
最後的結論,則是幾分證據說幾分話,不需要自己用過多形容詞包裝論文,研究的好壞讀者心中自有一把尺。
平常困擾最久的 discussion ,當昭慶醫師在台上脫口說出:「discussion 不是重點,研究不好,也不會因為討論寫的好,reviewer 就接受你的 paper」,這樣言論著實嚇了我一跳,原來,學術論文寫作有其規則,不是天馬行空、隨性而至,而是從文獻整理的過程當中,發現差異,進而討論研究之間的異同。最後再合理推論,闡述自己的看法。
一圖入魂蔡校長
論文發表,免不了會用到醫學影像,而在眾多的圖片中,被挑選作為研究之用,一定有其特殊性,所以我們必需謹慎的面對每一張圖片,不管在畫面的裁切、重點標示、明亮度等,都有許多的小細節要注意。
而蔡校長在課堂中對這些部分都有非常清楚的說明,只要按著這些校長說明的黃金規則,就可以做出一道像三星主廚料理過的佳餚,有著豐富的內容,完美的視覺呈現。
只是要讓自己能夠隨手拈來都有三星主廚的水準,就必須有心理準備,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從瞭解到成為專家,勢必有一段修練之路。
另外想請問蔡校長,校長對於圖片的美感很精準、直覺,不管在比例或顏色,甚至是回覆 reviewer 的表格上,都會放上淡粉色,讓人非常舒服又獨特。不知道蔡校長是如何訓練自己的美學觀點呢?
普羅大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審美觀,但要達到可以評論或甚至是創造美的事物的階段,不知道是否有一套 SOP 呢?
(橙編按:從淚水與汗水中學來的啊 XD 其實一開始的我真的很辛苦,後來是當了 reviewer 後,看到一些超厲害的作者怎麼處理,集各家大成後,融會成適合台灣研究者使用的、自己的流派。至於美感,這也是長年聽外國大師演講,以及後來自己開始教簡報後,逐步提升的。其實我以前沒什麼美感的,真的~)
研究,是為了推動醫療之進步。
在醫療環境現有的限制下,昭慶醫師對於年輕醫師在研究過程中,該注意的面向給了一些建議,例如:隨時注意自己的研究是否符合「innovation、indication,complication」,但前提是,創意必須建立在扎實的臨床知識和技術,事後更是要反覆的思考:「這樣的發現,在臨床上有什麼幫助,在自己領域又有什麼應用與貢獻?」
《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的經典課堂:「與 reviewer 的應對」,談論到有三招可以攻破 reviewer ,其中第 3 招的精準,更是可以讓人感覺到校長做事堅持、毅力永不放棄的態度!謝謝新思惟,茫茫醫學生涯中,有你們真好!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