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匿名
有點子卻沒資源,有理想卻沒後援,有熱情卻沒時間精力。
明知道路在哪,前方卻始終有隱形的重重阻礙。陷在這樣的泥淖裡,感到困窘與鬱悶,好一陣子了。生涯行至此刻,抉擇點,感到有幾許徬徨。
念研究所嗎?做 study 嗎?用什麼心態投入呢?
Know how
我所能確定的只是,感到自己喜歡現在走的這門科別。但對於往哪走?能走到哪裡去?卻不是很有信心。牙一咬,交了報名費,抱著裝備自己的心情來上這課。
原本,就是打算來 know how 的。
最喜歡的,還是「與 reviewer 心理戰」這堂。在還沒有什麼投稿經驗的此時,就提前窺知整個科學寫作發表的架構與遊戲規則,藏在 reviewer 代號背後的真實情境(什麼?你參加會議住在飯店的空檔,不到十分鐘的瑣碎時間,就把我嘔心瀝血的投稿作品給 KO 了!),剖析審稿人所思所想,真是超出我此刻的視野高度,我喜歡也需要這種超齡、這種洞見。相信在學術發表的路上,此番經驗談可以省去自己摸索與碰撞的許多時間。
Know why
然而讓我意外的是,兩位講者的分享之中,於我還有 know why 的激盪。
看似 X 氣沉沉、山頭林立、雲裡霧裡,看不太見前方的台灣醫療界 and 台灣醫學界裡,有幾個新生代這麼努力地在跌跌撞撞,而且還撞出了不錯的成績,如今在台上濃縮多年經驗傾囊相授、而台下坐著那麼多跟我一樣,想在困境中找到出路的更年輕的醫師。想想,就感覺似乎不那麼孤單,就覺得有熱血要為台灣在國際醫學舞台上發聲貢獻一份力量。覺得感動與受到鼓舞。
人,還是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吧?
是的,那些做研究過程中所產出的 paper 及教職等等「只是副產品」(呃,雖說還真是大家都很想要的副產品…哈)
「醫學研究的目的,在於推動醫學的進步」,這句話敲進了我心中,隱隱然回答了我的徬徨 ── 我想念我喜歡的研究所。
我想為了回答自己的問題而做研究(不是為做研究而研究),我想做對臨床真的有幫助的研究。
人,還是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吧?
感到自己心裡還有那麼多熱情,我,不想辜負了自己。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