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紹
魚刺(fishbone)是 foreign body ingestion 求診案例的最常見主因、尤其在亞洲族群,而定位異物位置是處理這類個案初期的重要步驟。
通常臨床醫師會先以主訴的疼痛位置作為定位參考,但 2015 年這篇研究顯示疼痛與異物位置間的相關性並不好。因此作者團隊回溯式分析 198 例魚刺哽喉、且有成功取出之連續個案,想知道有哪些因素可作為探索魚刺位置時之參考。
分析納入個案的魚刺位置與比例之數據為:tonsil 佔 36.4%、tongue base / vallecula 佔 56.6%、hypopharynx 佔 7.0%。關於 lateral neck radiography 之敏感度統計結果為 22%;多元邏輯斯迴歸分析顯示與魚刺位置有關之獨立預測因子為:患者年齡、魚刺長度。
治療方面,36.9% 病患可經由目視移除魚刺,63.1% 病患則需在軟式鼻咽內視鏡(flexible nasopharyngoscopy)幫助下方能移除魚刺。因此對於魚刺哽喉個案之診斷及治療,軟式鼻咽內視鏡可給予臨床醫師很大助益。
期刊介紹
Europe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是 European Society for Emergency Medicine 的官方期刊,在 2016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2.025,於 Emergency Medicine 領域排名 8/24 (Q2)。
再次恭喜盧醫師!
盧彥廷醫師與新思惟
- 盧彥廷醫師所參加的《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第七梯次
- 盧彥廷醫師所參加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第十三梯次
- [快訊] 盧彥廷醫師參與團隊改良「懸壅腭咽成形術」之技術分享,獲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 刊登!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