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的新思惟,就是新的成長,更是新的補給。

 

作者:嘉義長庚 骨科部 郭亮增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郭亮增醫師 systematic review,獲 Cochrane Reviews 刊登!

 

 

clip2014-441

 

 

雖是一小步,但卻是重要的一步。

 

參加完一系列新思惟的課之後,總算在學術研究這一塊往前踏出了一小步。萬事起頭難,雖是一小步,但卻是重要的一步。

 

這篇文章是投稿在 Cochrane review,投稿的文體是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不僅文體不同,過程和一般雜誌也不太一樣。

 

要刊登必須要先註冊題目,寫 protocol,然後再是完整的文章。這過程光聽就覺得很麻煩,據統計,一篇文章要刊登,平均要花上兩年的時間。而這篇論文從開始到刊登,整整花了三年半。而在接觸新思惟前,就已經花了兩年半,進入到 revision 的階段。對於時間為什麼會那麼久,自己推測是有幾點原因:

 

  • Cochrane 一直是實證醫學界的頭把交椅,也因為是翹楚,對於實證品質有其獨特的堅持,從 protocol 開始,其實就要經歷 revision 的過程,到完整的文章,又得要論戰一次,而光是最後這 revision 的過程,就已經超過一年。所以時間就會拖很久。

 

  • Cochrane 是 NGO 組織。這樣做事效率大概不會太高,而中間又遇到主編去生小孩,請育嬰假的情況,自然時間又拖了一下。(現在文章刊登了,她剛好也放完假回來上班了…. XD)

 

 

新思惟帶給這篇論文的助益

 

當然心得文一定要提到「新思惟」的助益。到底接觸新思惟之後對這篇論文的影響何在呢?

 

我覺得最大的影響就是「站在 reviewer 的角度思考事情」跟「Reply to editor」這部分。在課堂上,校長清楚地告訴我們,怎麼利用表格清楚和 reviewer 應對進退,有了表格,不僅讓可讀性變好,也加快了閱讀效率。這是確實發生的。

 

前幾次的 revision,雖然也有表格,也有逐點回答,但是表格的編排實在不便於閱讀。自己在撰寫回應的時候,其實就很吃力,往往要來回上下拉動式窗格,才能繼續撰寫,而相信 reviewer 一定也是這樣。

 

其實也能想像做義工的 reviewer,看著看著累了,當然就是把 paper 丟一邊喝啤酒看電視去了。所以前幾次的 revision,平均回應的時間都是超過三個月。但是最近這兩次,我試著用校長的方法,將表格的編排做了調整,果然讓自己寫回應的時候順多了,果然也讓 reviewer 回應的時間縮短到一個月(和之前相比已經快多了),也才能順利地讓這篇 paper 刊登。

 

 

新思惟之友們的支持與鼓勵

 

當然新思惟還有更重要的功能:取暖及互相激勵。看到那麼多同輩的醫界夥伴,在健保的困境,資源匱乏的這個年代,仍然是積極努力地要闖出一片天。往往,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都有雷同的境遇及困境。「新思惟」除了指引我們一條明路以外,其實也是讓我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對我來說,每一次的新思惟,就是新的成長,更是新的補給,讓我在這條路上,繼續向前。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40823 (六) 第二梯次,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