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媚眼給懂的人看,才是正道。

 

作者:高雄榮總 一般外科 梁宗榮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梁宗榮醫師探討胃切除手術後發生膽結石疾病之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Gastric Cancer 刊登!

 

 

01_PATI_20160313_0383

 

 

從執行者轉換為主導者

 

剛開始做研究寫論文,都是跟老師要題目,老師給方向,擬定研究架構,然後自己將其完成,扮演的是執行者的角色。

 

當累積一些經驗後,近一兩年開始嘗試自己主導研究,從自己的臨床工作中,發現問題,搜尋資料找答案,資料不足的部分就是我可以介入的地方。自己發現問題,自己尋找解答,而論文是這個過程的副產品。這樣的想法,是新思惟帶給我的,而我實踐的感覺:嗯,還不錯!

 

(燿編按:梁醫師在《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課後,寫下心得:「重建自信,不只坐而言,更要起而行!」並有了發表多篇文章的好成績。)

 

當然,在論文的產出流程中,從做下游的代工 / 製造業,切換成上游的產品設計,心中最大的擔心就是這個產品,消費者(同行的專業人士)會不會接受?我問的問題大家感不感興趣?我解決問題的方式大家是否認可?得到的結論對現有臨床工作可以有什麼幫助改變?而論文的被接受,對我就是一個很大的肯定。

 

 

成敗論英雄

 

投稿的過程中的辛酸苦辣,經歷過的人都知道。雖然過程中都有學習都有收獲,但想要得到周遭人的認可,還是要靠發表出的成果去說話。

 

之前還在審稿過程中,路上遇到一些前輩,知道我在做健保資料庫研究,都會好心的告訴我「現在很多期刊都不收健保資料庫的文章了哦!」言下之意叫我趕快換跑道,我聽了也只能點頭示意。

 

當然我可以說我做過調查,確定 Gastric Cancer 會收台灣健保資料庫文章,我也覺得這是他們感興趣的題目,在研究中也有說明資料庫的限制,以及我做的一些努力,去減少這些限制的影響。

 

Reviewer 審稿後,回饋了蠻正面的意見。但是在最終結果出來之前,這些話語是不會有力道的,聽的人也不會放在心上。

 

黎明前的黑暗與孤獨終究只能自己啃食。

 

 

一打四

 

這次投稿中我遇到了 4 個 reviewer。

 

第一次是 reviewer #1(直接說好)跟 reviewer #2(提出 5 個 major、9 個 minor revision),改好丟出去後等了3個月才收到回覆。回覆的第一句說「Revision was well done.」但後面卻又多了 2 個新的審稿人 reviewer #3(說 OK),reviewer #4(提出 3 個新問題)而非我預期的原來那 2 位。當然我不是說要叫他們 4 個一次一起上,更別說一次打 10 個了,可以一次打 2 個,只打一次就好嗎? 只是好奇雜誌的審稿流程跟我想的不一樣。

 

另外就是審稿者 (reviewer #4) 認為英文需要加強,但該審稿者的評論意見裡,有一段 40 個字裡就拼錯 4 個字。看到的當下非常的無言,我一邊回想蔡校長上課時講到的「與 reviewer 心理戰」,一邊想著要怎麼回嗆他。我有送英修而且至少我沒有拼錯字好嗎? 不過最後當然是很俗辣,很謙卑的說我有再送一次英修請專家檢查過,並附上英修証明,謝謝您的指教與評論。

 

(橙編按:說人 ____ 不好,結果自己 ____ 不好,這樣的人,這世界上還真不少啊 XD 感謝分享!)

 

當然,我必須很持平的講,reviewer 的確看出一些我沒有注意到的部分,研究結果的數據有些的確需要更進一步的解釋與說明。把他們提問的部分修改後,文章真的有比初版來的好。

 

 

拋媚眼給懂的人看

 

當初動念寫這篇論文時,心中設定的投稿期刊,就是日本胃癌學會的官方雜誌:Gastric Cancer。胃癌是個有地域性的癌症,在東亞,特別是日本,患者很多。台灣的胃癌治療,一直以來也多是參照日本為主,而非歐美。因此想到寫胃癌的文章,就覺得如果可以投在日本的雜誌,拋媚眼給懂的人看,才是正道。

 

這也有點呼應上課中所說的:「重視 impact,而非 impact factor」。不過,這次的期刊選擇,老實說還是像打游擊。長期來講,目標還是會設定在課中所建議的:「鎖定特定期刊,長期耕耘」。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41108 (六) (午晚班) 第三梯次,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