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采絕倫的重點,讓我有方向寫作。

 

作者:台北榮總 外科 官泰全 醫師

 

 

cut_CLIP_20150726_741

 

 

這是第二次參加新思惟的課程,距離上一次已將近三年,身份由醫學生轉為臨床醫師,需求從心理建設到實務操作。

 

 

豐富的課前問答讓我更期待課程

 

在某天值班的晚上,偶然發現課前問答已經可以下載,拖著疲憊身軀以為可能一兩張 A4 的內容,可以在睡前快速讀完,但打開檔案後足足念了三次,使得那天值班晚上少睡了一小時(但非常值得)。

 

事實上課前問答已經回答我 40% 的疑惑。比較可惜的是關於健保資料庫部分,昭慶學長沒有著墨太多。此外,課堂上講到外科「innovation」部分牽扯到的IRB 問題,雖然在課前問答中有提到,但昭慶學長沒有時間分享與難纏的北榮IRB 交手經驗十分可惜!但是整篇課前問答看下來已經是誠意十足,也讓我充滿期待!

 

 

吳昭慶醫師的論文寫作分享,字字經典。

 

論文課程對我幫助極大,尤其現在正要開始進行一篇論文撰寫,以一個菜鳥身份根本不知如何下筆,想要臨摹顏真卿、王羲之的字跡,卻找了一堆微軟標楷體來練習,一開始就搞錯方向就永遠也走不到終點。昭慶學長的心血結晶、重點整理相當等於補習班的考前大補帖,字字經典,句句見血,重點直指核心!

 

現在回頭看我前兩個星期交給老師修改的內容,真想撕掉重寫!而審視我找到的 reference 文章也隱約發現課堂上講的撰寫公式,心中不禁感嘆,原來科學寫作某種程度也像是八股文,起承轉合變成了 introduction、method、results、conclusions,開頭如何破,結尾如何收,在成為眾所景仰的大師前,小子們早有模板可以套用!

 

 

精采絕倫的重點補充我寫作養分

 

寫作方向的 3 個 -ations 也是精彩絕倫,使我現在遇到每一個病,都在想這三個方向,開刀問老師問題也是朝這三個方向詢問:「此疾病的治療方式是否有其他可能?或是創新?」、「此手術常見有什麼 complication?」、「這種術式可以用在其他疾病嗎?」

 

甚至念書也在想疾病、治療、評估、併發症、治療、評估。在書本與一堆資料中找尋自己想要的養分,再將這些養分往研究的花圃裡施灑,希望能開花結果。

 

 

用客觀數據和態度迎戰 reviewer

 

我沒有與健保局筆談的經驗,也尚未遇到 reviewer 的指導,以至於感觸不深。但從中學到非常重要的兩點:不卑不亢的態度、客觀數據大於情感訴求。

 

綜觀依橙學長和 reviewer 的交手過程,清楚看到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面對別人的指教有道理欣然接受,對方無理取鬧也要展現風度和一定程度的反擊,讓別人知道我們台灣人也不是吃素的。遇到爭議,與其臉紅脖子粗自怨自艾,不如拿出客觀數據不辯自明。這讓我想起以前老師分享要反對主管意見方法:找客觀統計數據、找位階更高的權威意見。

 

 

期待有更多從 0 到 1 的經驗分享

 

昭慶學長分享心路歷程,給我很多鼓勵,尤其同身處在頂好義和團中,其中滋味只有自己能明白。但我也非常有興趣想要知道如何開啟從 0 變成 0.1、0.2、0.3 等等的過程。當然,這可能不是工作坊中可以闡述的,更像是一個 mentor 會做的工作,但我想若是日後可以分享這部分內容會很不錯。另外,昭慶學長是國家級醫學中心醫師,或許能研究的 material 較多,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請到區域醫院或是較小醫學中心前輩,分享他們的從 0 到 1 過程。

 

 

吳昭慶醫師的經歷讓我有追隨的腳步

 

對新思惟團隊的細心、溫馨早已如雷貫耳,睽違三年再次參加依舊非常感動。

 

對於依橙學長從大一就已經是令人景仰的厲害大學長,三年前佩服他成為傑出年輕臨床醫師,到現在我覺得學長已經跳到下一個 level,是一個成功的創業者,離當年所說的 cancer metastasis 理論,學長已經快要跳脫出醫學範疇到處擴散了。

 

很慶幸我和昭慶學長有部分類似的經歷,也同在義和團內打拚,學長讓我看到可以追隨的腳步,也期望自己在練拳腳功夫之餘,也能練練內功,達內外兼修!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50726 (日) 第五梯次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