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屬於我的學術新大陸

 

作者:台大醫院 郭明哲 醫師

 

 

clip_20161023_0652

 

 

想看見真理殿堂的燈火

 

對我而言,醫學研究的中心思想是尋求真理,研究成果若能造福病人那更是喜上加喜。因緣際會,得到老師們的讚賞,加入團隊負責一個小小計劃,竊喜的以為即將登上真理殿堂,沒料到,迎面而來的卻是各種險阻與挫折,遲遲不見殿堂的燈火。

 

如吳醫師在課堂所說的,我已墜入黑暗幽谷,兩年了。IRB 一直退件、反覆修改計畫書、被收案患者放鴿子、被家屬用眼光質疑;昨日種種,根本不朽不死,這股黑暗勢力還在持續壯大,壓垮原本開朗的自己,總覺得這世上所有人、事、物都跟你作對,看啥都不順眼。

 

 

這樣不行!我要振作!

 

陽光正向一點來看,這一路上,還是有貴人相助。研究助理們告訴我怎麼與 IRB、病患應對;年輕有為的學長告訴我 EndNote 可有系統的整理和下載論文;跑了幾百遍錯誤後,總算摸熟 SPSS 的眉角;被 rejected 幾次後,我終於不再害怕看到文謅謅的 author guideline。而自己的研究成果仍然生不出來,可能是因為初來乍到的新手我眼光不夠、經驗不足、腦容量小。

 

於是,我報名了新思惟的工作坊。帶著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忐忐忑忑。從踏進教室的那一刻,校長上台的第一秒開始,我覺得人生從此不一樣了。聽到兩位大學長分享各自的心路歷程與豐碩戰果,發覺自己並不孤獨。

 

而醫學院乃至醫院沒教我們的那些大小事,在這裡都得到更加明確而清晰的指引。昭慶醫師讓我重新認知到 abstract 為什麼如此重要,結構性寫作法讓我不再苦惱如何下筆;蔡校長傾囊相授與 reviewer 應答的教戰守則,並加強了我們對論文圖像的審美觀以及影像處理的平衡感。

 

這一切以前都曾出現在某老師口中或某本書字裡行間,在時間久遠之後,卻像迪士尼電影「腦筋急轉彎」中的 Bing Bong,漸漸淡去。其實不是沒教過、沒看過、沒學過,而是「知易行難」!

 

 

真正的敵人,是自己。

 

而新思惟在「行難」的部分,疏通了氣血瘀積之常處,協助我們打通任督二脈。蔡校長同時也在課前問答,做了基本的心理建設,例如:面對投稿碰壁時,不必感傷太久,直接全心全意地投奔下一備胎的懷抱;如此瀟灑的胸襟,讓人終於了解 winner 與 loser 之間的差別,就在這一念之間。

 

整天課程下來,收穫頗多。解答許多存在已久的疑惑,但仍有些惱人的細節困擾我許久,想請學長們傳授神功對抗這些妖魔鬼怪:

 

一、除了圖像之外,表格呈現技巧,如何也讓人愛不釋手?

二、EndNote 如何加速 reference 的統整與格式變更?

三、Author guideline 常見新手易犯的 NG 失誤?

四、解單易懂的統計軟體推薦及使用教學?

 

以上幾點,還望校長及講師們解惑,若有機會,也很想學習有關這方面的課程。我知道外面有教,但我相信的是新思惟的老師絕對是會讓大家一聽就上手!

 

(如編按:關於統計、統計圖表相關的疑惑,新思惟的另一堂課程《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更專注於表格、統計軟體的介紹,同時也有期刊選擇及研究時間規劃等熱門議題,也歡迎您參考。)

 

(橙編按:第 1 與 4 是 solid question,如上所述,我們的確有開課。至於 2,我個人都用手動,因為其實 reference 了不起 30 篇,不是寫教科書,我覺得還好。3 的部分,我個人建議,就專心耕耘幾本期刊,這樣就不用一直花時間在研究每一家期刊的特殊格式。我個人是耕耘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為首選,也比較專注在我想要被認同的國際放射科醫師社群。)

 

最後,再次感謝新思惟的大家,創辦了這間教學異常有效率、觀念傳達特清晰、救萬民於水火的工作坊。在擁有新思惟之後,強烈的期許也祝福自己和同學們,在不久的將來,開創屬於你我的學術新大陸,並真正踏入真理殿堂內,消彌人世間更多的病痛苦難。感恩。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61023 (日) 第八梯次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